学院派
更新时间:2022-06-25
学院派,又称认知哲学,是以现实关联为准分类的哲学派别,是哲学分类的可能视点(关涉领域、考察对象、学科性质、社会目的、学术地位、研究方式、政治色彩和现实关联)中的一个,其特征是该派别的哲学家都是受过正规而系统的训练且满足于对世界的认识,而不太关心改造世界,所以他们的都是学院或学术团体中的教师,他们研究的内容多数与现实关联较远。与学院派相对的概念是活动家派,他们大多都是自学成才或因家庭和民族的原因而走上以研究政治学、法律学和社会学为主的道路,思想以实用为主,他们或许一路坎坷,但这并不碍于他们关怀劳苦众生的心。可能试点不一定是可行试点,之所以这种分法相对于其他来说不可行,是因为它不符合哲学的超越性,哲学整体上本来就远离现实,硬要在其中区分离现实较近者和较远者并无真正意义,需要批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学院派 |
别名 | 认知哲学 |
代表人物 | 苏格拉底柏拉图 |
流派类别 | 哲学流派 |
代表人物
古希腊苏格拉底(前469-前399,70岁)
柏拉图(前427-前347,80岁)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62岁)
德国康德,I(1724-1804,80岁)
费希特,J·G(1762-1814,52岁)
黑格尔,G·W·F(1770-1830,60岁)
谢林,F·W·J·V(1775-1854,79岁)
叔本华,A(1788-1860,72岁)
费尔巴哈,L·A(1804-1872,68岁)
尼采,F·W(1844-1900,56岁)
柏格森,H(1859-1941,82岁)
雅斯贝尔斯,K·T(1883-1969,86岁)
海德格尔,M(1889-1976,87岁)
中国李耳(前574-前460,114岁)
庄周(约前369-约前286,约83岁)
孔丘(前551-前479,72岁)
墨翟(约前476-约前390,约86岁)
王栩(前400-前320,80岁)
荀况(前313-前238,75岁)
韩非(前280-前233,47岁)